首页 栏目首页 > 驱动 > 正文

香飘飘半年亏损0.44亿 董事长却减持1.78亿

香飘飘最新发布的半年报再次点破其亏损困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年卖出七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

当年凭这一广告词强势洗脑的香飘飘,已迈入公司成立的第18个年头。然而近几年来,受一点点、茶百道、喜茶等现制新茶饮品牌的冲击、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转变,被誉为“中国奶茶第一股”的香飘飘正渐渐被消费者淡忘。

每个上半年都在亏

8月18日晚间,香飘飘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上半年营收亿元,同比增长%;增收不增利,上半年归母净利亏损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亏损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公司方面称,上半年国内消费需求呈现复苏趋势,但整体复苏节奏依然较慢。

从产品使用方式来看,分为冲泡与即饮两大业务板块,其中冲泡业务(包括香飘飘经典冲泡奶茶、珍珠牛乳茶、CC柠檬液等产品)上半年营收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即饮业务(包括MECO杯装果汁茶、“兰芳园”港式茶饮等产品)营收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亿元增长%,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尽管上半年冲泡和即饮两个业务板块的营收占比已接近1:1,但较去年同期来看,增幅也基本持平,分别为约%、%,这意味着两大板块的营收结构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

公司已经迈入成立的第18个年头,依然高度依赖以经典冲泡香飘飘为首的冲泡奶茶产品,但因其具有热饮属性,每年二、三季度为淡季、四季度和次年一季度为旺季,销售季节性风险直接影响公司经营。结合香飘飘最近几年中期报告,几乎“每年上半年都在亏”。2020年-2023年的每个上半年报告期,扣非后归母净利分别亏损亿元、亿元、亿元、亿元。

事实上,香飘飘奶茶的挑战不仅仅是季节性风险,受消费者健康理念提升,这款以植脂末、白砂糖为奶茶粉主要配料的饮料逐渐被看作是“科技与狠活”,销量逐年下滑。

香飘飘最近三年财报显示,2020年-2022年期间,冲泡产品销量逐年减少,分别为万箱、万箱、万箱。以一箱30杯的规格计算,2022年香飘飘冲泡产品比上年少卖约亿杯。随着拳头产品的销量下滑,2020年-2022年公司营收也在下行,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

第二增长曲线发展缓慢

事实上,香飘飘公司很早就意识到冲泡奶茶产品淡季时间长的风险,于2017年推出即饮产品“Meco果汁茶”,并曾只用一年时间就跃升为10亿级大单品。公司于2018年正式提出“冲泡+即饮”双轮驱动战略,即饮业务被看作是第二增长曲线。

双轮驱动战略推出以来已有约5年时间,截至目前,公司目前形成三款核心品牌矩阵,分别为“香飘飘”品牌奶茶、“MECO蜜谷”品牌果汁茶和“兰芳园”品牌即饮产品。

今年上半年,公司加大了营销推广力度,期间销售费用达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其中市场推广费约亿元,较上期的亿元增长超6成。

具体来看,2023年4月,Meco蜜谷官宣流量明星蔡徐坤为品牌代言人,并加大了新品瓶装兰芳园冻柠茶的线上推广、线下铺货试销范围,线下重点布局分众梯媒、主流地铁广告、校园首尝、商圈快闪等多种传播方式营造热销氛围。从结果来看,公司披露上半年冻柠茶销量同比增长%,线上渠道同比增长235%。

公司方面表示,目前瓶装冻柠茶、牛乳茶等新品尚在铺货初期,公司计划2025年将年度即饮营收占比提升至40%左右,冲泡业务重回中高个位数增长。

从结果来看,公司2020-2022年间约八成营收来源依然是冲泡类业务,而即饮板块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的比例分别约18%、19%、21%,每年增长不到2个百分点。若以此增速计算,想要在2025年完成40%的营收占比,需要公司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加大推广节奏。

根据公司规划,即饮业务下半年将围绕兰芳园冻柠茶,聚焦广东、北京、江苏等重点区域推广;根据市场反馈,推进香飘飘瓶装牛乳茶完善、优化及线下试销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兰芳园”咸柠七产品的线上和线下试销。

问题在于,即饮业务难担“双轮”重任,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2022年财报显示,湖州、天津、江门、成都四个液体奶茶厂的设计产能总计约万吨,而实际产能总计约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两成。

另一方面,即饮产品的盈利能力还有待提升。去年财报显示,即饮类产品毛利率仅为%,冲泡类产品则超过40%。

董事长蒋建琪减持亿

值得一提的是,香飘飘股价在今年上半年有所回升,但“一把手”频繁减持的行为让市场有所担忧。半年报显示,公司董事长蒋建琪上半年累计减持万股。

具体来看,5月15日及23日,蒋建琪以大宗交易形式分别减持股票100万股、万股,并在6月6日及12日再次减持110万股、万股,累计减持万股。

东方财富显示,四次减持当天的收盘价分别为元、元、元、元,以此估算,减持总金额约亿元。

蒋建琪曾针对此事回应媒体表示,“目的是引入一个战略投资者。”据媒体报道,这意味着香飘飘想要在保持上市公司股本不变的前提下谋划战略合作,引入外部资金资源大幅促进产品市场拓展或技术升级。至于战略投资者与公司将有哪方面的协同,公司方面并未详细透露,上半年业绩报告中也未再提及。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